在天津导游证考试中,景点讲解是极为关键的一环,它不仅考查考生对天津丰富旅游资源的熟悉程度,更考验考生能否将这些知识生动、准确地传递给 “游客”(考官)。掌握有效的景点讲解技巧,是通向成功考取导游证的重要途径。
一、深入了解景点
(一)全面收集资料
天津的景点各具特色,涵盖历史文化、自然景观、人文风情等多个领域。以五大道文化旅游区为例,这里汇聚了众多风格各异的建筑,享有 “万国建筑博览馆” 的美誉。考生需要查阅权威的天津地方史志、专业的旅游文化书籍、学术论文,浏览景点官方网站以及相关的新闻报道等。通过这些渠道,了解五大道的形成历史,如它是在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由英国租界扩张形成;熟悉各条街道的特色,像马场道是五大道中最早建成的道路,沿途有许多名人故居和欧式建筑;知晓区内主要建筑的风格、历史故事和文化价值,如庆王府的主人载振的生平事迹,以及王府建筑在设计、布局上的独特之处。同样,对于盘山风景区,要通过多种资料核实其 “三盘之胜”(上盘松胜、中盘石胜、下盘水胜)的具体景观特点和形成原因,以及历史上众多帝王将相、文人墨客到此游历留下的诗词题刻等文化底蕴。
(二)实地考察体验
亲自前往景点实地考察能带来更直观、深刻的感受。在古文化街,漫步其中,感受其浓郁的天津民俗风情,观察仿明清小式建筑的飞檐斗拱、彩绘装饰等细节;走进 “泥人张” 店铺,观看彩塑的制作过程,与手工艺人交流,了解从选泥、塑型到上色等独特工艺;参与 “杨柳青” 年画的绘制体验,体会其蕴含的吉祥寓意。在海河风景线,乘坐游船,欣赏两岸风格各异的桥梁,如解放桥独特的开合设计,感受海河对天津城市发展的重要作用,它不仅是交通运输的重要通道,也是城市生活的重要水源。实地考察时,还可以与景区工作人员、当地居民交流,收集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和趣闻,丰富讲解内容。
二、精心组织讲解内容
(一)构建合理逻辑结构
讲解内容要有清晰的逻辑顺序,可根据景点的空间布局、历史发展或不同特色进行组织。比如介绍天津之眼,可先整体描述其外观造型,作为世界上唯一一个建在桥上的摩天轮,独特的结构和运行原理;再介绍其所处位置以及在天津城市景观中的地位;接着讲述乘坐体验,游客在摩天轮上可以看到的天津市区美景,如海河两岸的灯光夜景、城市的天际线等;最后提及周边配套设施等。讲解盘山风景区时,按照空间顺序或者景观特色分类来进行介绍,先介绍 “五峰”,如挂月峰高耸入云,站在峰顶俯瞰山间美景的感受,紫盖峰形如华盖的独特形态;再讲讲 “三盘之胜”,上盘古老松树扎根悬崖峭壁的顽强姿态,中盘形态各异巨石的趣味故事,下盘溪流潺潺、瀑布飞泻的灵动之美。
(二)突出重点与亮点
每个景点都有其核心的重点和独特的亮点,讲解时要着重突出。在五大道文化旅游区,重点介绍具有代表性的建筑和名人故居,像载振故居、梁启超的 “饮冰室” 等,讲述与之相关的历史事件和人物故事,展现五大道在近代中国历史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以及所承载的中西文化交流融合的历史意义。古文化街的亮点在于丰富的民俗文化和传统手工艺品,讲解 “泥人张” 彩塑和 “杨柳青” 年画时,详细介绍其制作工艺、历史渊源和文化价值,让游客深刻感受到传统手工艺的魅力。对于海河风景线,解放桥在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如在抗日战争时期的战略意义,就是讲解中的重点内容,能让游客更好地理解海河两岸景观所蕴含的历史内涵。
(三)内容详略得当
讲解过程中,要根据时间和游客的兴趣合理安排内容的详略。对于游客普遍感兴趣、具有独特性的部分详细阐述,而一些常见、次要的信息则简略提及。在讲解意式风情区时,对于欧式建筑的特点,如罗马柱、拱券等元素,以及历史名人与意式风情区的渊源,如梁启超在 “饮冰室” 撰写的重要著作和生活经历,可以详细讲解,让游客深入了解其文化内涵;而对于区内一些普通餐厅、酒吧的介绍,则可简略提及,重点突出意式风情区的历史文化和建筑特色。在盘山风景区讲解时,如果游客对自然景观更感兴趣,可详细描述 “五峰”“八石”“三盘” 之胜的具体景观,而对于一些相对生僻的历史文化典故,可简要介绍,以满足游客的主要需求。
三、运用生动语言表达
(一)锤炼语言,巧用修辞
运用丰富的形容词、动词和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能使讲解更加生动形象。形容天津之眼像 “海河上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着独特的光芒,静静俯瞰着这座城市的繁华与变迁”,通过比喻让天津之眼的形象更加鲜明。介绍古文化街里的泥人张彩塑时,说 “那些泥人仿佛被赋予了生命一般,一个个活灵活现,瞧,这位仕女正含情脉脉地看着远方,那位武将则威风凛凛地手持兵器,好像随时准备奔赴沙场呢”,运用拟人手法让游客更容易在脑海中形成画面,增强感染力。描述海河的夜景 “海河两岸的灯光像繁星般璀璨,照亮了整个夜空”,用比喻突出海河夜景的美丽。在讲解盘山的松树时,可以说 “盘山的松树如同坚韧的卫士,扎根在悬崖峭壁之上,历经风雨却依然傲然挺立”,使松树的形象更加立体。
(二)调整语速语调
讲解时语速要适中,既不能过快让游客跟不上节奏,也不能过慢导致游客失去耐心。一般来说,在介绍重要景点特色或关键信息时,适当放慢语速、加重语调,起到强调作用,吸引游客的注意力。比如在讲述古文化街 “泥人张” 彩塑的独特工艺时,放慢语速,清晰地介绍从选泥到最终成品的每一个关键步骤,让游客能够充分理解。语调要有起伏,根据讲解内容的情感变化,适时调整语调的高低、强弱。在介绍历史事件的紧张情节时,语调可适当升高、加快节奏,营造紧张氛围;在描述宁静优美的自然景观时,语调则轻柔、舒缓,让游客感受到平和的氛围。例如在讲述解放桥在抗日战争时期的战略意义时,语调坚定有力,突出其重要性;在讲解海河上平静流淌的河水时,语调平稳、柔和,展现出宁静之美。
(三)融入地方特色语言
天津有着独特的方言和俗语,适当运用能增添亲和力和地方风情。如 “咱天津这地儿啊,倍儿有文化底蕴,您来这儿逛一逛,那可真是太哏儿了”,这样的表述能让游客迅速感受到天津的独特魅力,拉近与游客的距离。在古文化街讲解时,可以说 “您瞅瞅这古文化街,热闹得嘞,到处都是咱天津卫的老玩意儿”,用方言表达让讲解更具生活气息。在介绍天津美食时,使用 “煎饼馃子那叫一个香,绿豆面摊得薄厚正好,再加上果蓖儿,咬上一口,倍儿脆”,让游客更直观地感受到天津美食的特色。但要注意地方特色语言的使用要适度,避免过于生僻或频繁使用,以免影响游客的理解。
四、注重肢体语言与眼神交流
(一)自然得体的肢体动作
肢体语言在讲解中起着辅助表达的重要作用。平时要对着镜子或者邀请他人观看自己的讲解练习,观察肢体语言的运用情况。讲解到景点的方位时,自然地用手指向相应方向,比如在介绍五大道中某条街道的位置时,清晰地用手指明方向;描述物体的大小、形状时,用双手做出比划的动作,如讲解盘山的巨石时,用双手比划其大小;在表达欢迎、邀请等情感时,张开手臂,展现出热情友好的姿态。要确保肢体动作自然、得体且与讲解内容相契合,避免出现僵硬、夸张或无意义的动作。例如在讲解过程中,不要频繁地抖腿、转笔或做出其他分散游客注意力的小动作。
(二)真诚专注的眼神交流
眼神交流能传递热情和自信,让游客感受到关注。把考官当成真正的游客,在讲解过程中,有意识地与每位考官进行目光接触,每次对视保持几秒钟,不要一直低头看稿或四处游离。可以先从与熟悉的人练习眼神交流开始,逐渐克服紧张心理,养成良好的习惯。在讲解天津之眼的乘坐体验时,通过眼神交流观察考官的反应,根据他们的表情和眼神调整讲解的节奏和重点。在讲述重要内容时,通过坚定的眼神与考官建立连接,确保他们能够接收到关键信息,增强讲解的效果。同时,眼神交流也能帮助考生及时了解考官的兴趣点和疑问,以便更好地调整讲解内容。

五、灵活运用讲解方法
(一)分段讲解法
将景点内容按照不同的主题或区域进行划分,逐段进行详细讲解,使讲解条理清晰。以讲解意式风情区为例,可以先介绍其整体的规划布局和建筑风格特点,让游客对意式风情区有一个宏观的认识;再分别讲解区内的名人故居,如梁启超的 “饮冰室”,介绍其建筑特色、梁启超在此的生活经历和重要著作;接着讲解特色酒吧餐厅区域,展现意式风情区的现代活力和休闲氛围。这样分段讲解,游客能够逐步深入了解景点,避免信息混乱。在讲解盘山风景区时,可以按照登山路线分段讲解,先介绍山脚下的景点和相关历史文化,再随着登山进程,依次讲解中盘、上盘的景观特色和文化内涵,让游客在游览过程中更好地理解盘山的魅力。
(二)虚实结合法
在讲解景点的实际景观时,穿插相关的历史故事、传说等虚的内容,增加讲解的趣味性。例如在介绍意式风情区的马可波罗广场时,讲述马可波罗的生平事迹以及他与中国的渊源,让游客对广场有更深入的了解。在古文化街讲解天后宫时,不仅介绍其建筑特色,还讲述妈祖信仰的起源、发展以及相关的民俗活动和传说,使游客更全面地感受天后宫的文化内涵。在讲解盘山时,可以讲述乾隆皇帝多次游历盘山留下的诗词和趣闻,如 “早知有盘山,何必下江南”,让游客在欣赏自然景观的同时,感受到盘山深厚的文化底蕴。通过虚实结合,使景点讲解更加丰富多彩,吸引游客的注意力。
(三)问答法与悬念法
适时提出问题,引导游客思考和参与,激发游客的兴趣和好奇心。例如,在讲解五大道的建筑风格时,提问游客 “大家看看这栋建筑的屋顶,猜猜它属于哪种建筑风格?”,让游客主动观察和思考。在讲解古文化街的民俗文化时,可以问 “大家知道天津的传统民俗活动‘皇会’都有哪些精彩表演吗?”,引发游客的兴趣,然后再详细介绍。悬念法是在讲解中设置悬念,吸引游客的注意力。比如在介绍天津之眼时,可以说 “大家知道为什么天津之眼能成为天津的标志性建筑,吸引无数游客前来乘坐吗?接下来我就为大家揭晓答案。” 通过设置悬念,让游客更加期待后续的讲解内容,提高游客的参与度和专注度。在讲解盘山的 “摇动石” 时,可以先不说它为何被称为 “石怪”,而是通过描述它的奇特现象,引发游客的好奇心,最后再揭示原因,增强讲解的趣味性。
六、反复练习与模拟
(一)自我练习
对着镜子或使用录音、录像设备,进行自我模拟讲解练习。在练习过程中,仔细观察自己的表情是否自然、肢体语言是否得体、语言表达是否流畅。通过反复听自己的录音或观看录像,发现语速过快、语调平淡、口头禅过多等问题,并及时加以改进。每次练习都要严格按照面试规定的时间来控制讲解时长,确保在规定时间内既能完整呈现核心内容,又不会因为语速过快而显得仓促,也不会因为过慢导致内容不完整。例如,在练习讲解古文化街时,通过多次录制视频,发现自己在介绍某些店铺时语速过快,游客可能无法听清关键信息,于是在后续练习中有意识地放慢语速,突出重点内容。
(二)同伴练习
与备考的同伴互相练习,互相提问、点评。同伴可以从不同角度提出意见和建议,如语言表达是否清晰易懂、内容完整性如何、感染力是否足够、时间把控是否精准等。例如,同伴可能会指出讲解时某个历史事件的描述不够准确,或者在讲解过程中缺乏与听众的眼神交流。通过同伴的反馈,能够发现自己在讲解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改进。同时,同伴之间还可以模拟面试场景,进行问答环节的练习,提高应对各种问题的能力。比如,同伴扮演考官,提出一些关于导游服务规范、应变能力等方面的问题,如 “如果游客在景区走失,你会如何处理?”,通过这样的模拟练习,增强自己的应变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模拟考试
在备考后期,进行多次模拟考试,尽可能真实地还原考试场景。按照考试规定的时间、流程进行景点讲解和回答问题,让自己适应考试的紧张氛围。模拟考试后,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分析自己在哪些方面表现出色,哪些方面还存在不足。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有针对性的改进计划,进行强化训练。例如,在一次模拟考试中,发现自己在回答应变能力问题时,思路不够清晰,回答不够全面,那么在后续的复习中,就重点加强对应变能力相关知识的学习和练习,整理常见的突发情况及应对策略,通过反复练习,提高自己在这方面的能力。
掌握以上景点讲解技巧,并通过不断地学习、练习和实践,考生在天津导游证考试的景点讲解环节中一定能够取得优异的成绩,为成为一名优秀的导游迈出坚实的一步。
光华教育导游培训【高品质,好口碑导游证培训班】——国内权威导游培训基地,历时20年,毕业学员过万,连续10年通过率津门第一。
光华教育提供面授精品课程、户外实习课程、在线远程课程和俱乐部人脉构建四种学习方式。致力于为学员提供快乐高效、有价值的课程体验,注重对学员学习兴趣的培养,寓教于乐,集诱导式教学、互动式教学、体验式教学于一体。20年来,光华教育只做一件事,就是为旅游业输送高级专业人才!
天津光华教育有着业界一流的教学环境,有一批资深的讲师深入研究课程,并为各个主要培训课程研发出独家内部资料和视频,保证学员能够真正学有所得学有所用。同时光华教育还为学员提供代办考试报名的业务,考试前专门开设考前串讲押题,确保学员的高通过率。光华教育力求为学员打造职业教育一站式服务,考试没有通过也可以免费重修。
如果想考取导游证欢迎来天津光华教育,这里有专业的团队和老师,可以让你快速取得导游证,实操课,视频教学,一课一测这里都有,助力你轻松快乐一步拿证!
报名热线:15022510736(欢迎加微信咨询,有资料分享哦~),报名地址:天津市南开区鞍山西道百脑汇科技大厦1409室 ,报名时请您携带1张身份证正反面复印件、2张一寸彩色证件照。
a
上一篇: 论天津导游证通过率的提升策略
下一篇: 了解这些,应对天津导游证面试